7月8日,“两江思享论坛:学习新思想 贯彻二十大”系列论坛之“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内涵与生动实践”研讨会在重庆大学民主湖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大学联合主办。来自市内外的社科理论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实践伟力,以及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重点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交流。
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冯业栋主持开幕式。在开幕式致辞中,重庆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王时龙介绍,重庆大学持续培养高素质经济类人才,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主动发挥智力优势、人才优势,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学校还大力加强主题教育工作,积极组织研究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开展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研讨、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注重经济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习近平经济思想理论研究背景的优秀教师。
重庆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朱高云在致辞中表示,要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把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就必须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价值追求、丰富内涵、鲜明特征、逻辑体系、实践伟力。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有助于把学习理论与总结经验、研究工作有机结合,从而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习近平经济思想注入新动能。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副总裁、重庆日报总编辑张永才在致辞中表示,重庆日报是市委机关报,是党的创新理论宣传主阵地。下一步,重庆日报将继续与高校和理论研究机构合作,共同筑牢宣传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舆论阵地,推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学理化研究走深走实。
上、下午场主旨演讲环节分别由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刘辛、重庆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姚树洁主持。在专家主旨演讲环节中,来自市内外的社科理论专家们依次登台,以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阐释并解读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内涵与生动实践。
南开大学原副校长、讲席教授佟家栋在主题演讲中阐述了党的二十大是制度包容性的高度概括这一论点。同时认为,二十大明确了几大基本原则和方向:第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第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第三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此我们看到合理缩减外资准入清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区,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统筹发展与安全等多项举措都体现出我们国家在不断探索中逐渐完善制度体系和制度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教授在主题演讲中重点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要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是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标志着进入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七个重大问题:第一坚定不移地坚持高质量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二要正确理解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第三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四要正确认识资本特性与行为规律;第五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经济革命;第六正确认识数字经济和数字化革命;第七正确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俊教授在主题演讲中就近年来总书记对数字经济发展、绿色发展的核心要点进行了阐释,对总书记讲话中提出的要加速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推进能源资源、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等观点进行了深入剖析。他认为二者协同发展的内涵是以数字化赋能绿色化,以绿色化牵引数字化,对经济社会、生产生活进行数字化和绿色化的深度协同、同步升级,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重庆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姚树洁教授重点谈到了双循环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他强调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以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避免患上“中等收入陷井综合症”和“修昔底德陷井综合症”,认清国内国际形势,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以创新为驱动,通过“板链拉动”和“马阵跨阱”促进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发展,集中力量、集中区域、产学研用、瞄准方向、软硬兼备、协作开放,共同驱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发展。
《教学与研究》主编,《政治经济学评论》执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邱海平教授则以“新发展理念”为切入点来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刻内涵。他表示,新发展理念是由创新发展理念、协调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开放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理念组成的有机体系,是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理论逻辑的重要枢纽,系统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形成一整套科学完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其精神实质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教授的演讲主题聚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中的乡村振兴,通过介绍“百村千户调查项目”的调查理念、思路与过程,凝练出了四个最核心的乡村发展问题:一是如何守住乡村振兴两条底线,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和促进广大农民,尤其是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持续增收;二是如何以农产品加工业、休闲旅游、农村电商为重点,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促进乡村发展;三是如何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四是如何以农产品加工业、休闲旅游、农村电商为重点,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促进乡村发展。他在演讲中还谈到,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服务社会,有助于获得“三农”发展的一手数据资料,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蒋永穆教授则是从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的角度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深刻内涵。他总结提出,中国式农村现代化是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应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是彰显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通过发展乡村产业提高农民技能水平、健全工资支付制度等来实现;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大力发展新业态,进一步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是追求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有力举措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是坚持科技引领的现代化,运用科学技术有力促进农业质量和经济效益;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现代化,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措施进一步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院沈国兵教授在发言中阐释了浙江省“地瓜经济”的概念,像地瓜一样将根留在浙江而藤蔓向全球延伸,不断扩大市场和贸易份额,本质上看就是对外开放。同时,还在经济产供链脆弱性、海外面临创新、“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发展空间受限与错位、地方营商环境的营造与维护、结算体系与回流、本土恶性竞争与产业创新等问题提出了思考。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主任、李春顶教授从农业种业这一细分领域出发,畅谈农业现代化。他在发言中谈到,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时刻威胁人类,中国同样面临卡脖子问题,种业如同农业的芯片,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种业振兴仍面临育繁推脱节、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种企科研投入低创新难等诸多问题和挑战,但也迎来种子行业景气度上升、转基因种子商业化加速等良好前景。种业振兴发展对策包括:一是完善种质资源搜集鉴定和利用体系,建立种质资源库;二是掌控前沿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推动种业科技繁育体系的建设;三是培育一批全球领先的优良品种,包括跻身全球地四大种子行业;四是打造国际竞争力的种业航母企业;五是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重庆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原院长、易小光研究员聚焦本土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核心议题,提出推动双城经济圈成为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和关键枢纽的目标:统一思想系统设计,统筹发展形成合力;加快构建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高水平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增强区域发展动力;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夯实畅通内外循环基础;推动绿色发展示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深化改革营造最优营商环境,释放区域发展活力。
重庆市委党校副校长、周学馨教授以总书记提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来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引出并分享了三个观点:一是把人口发展上升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背景中来谋划,强调了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紧密关系与相互适应;二是“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发展新形势下推动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互协调的必然要求,需要人口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三是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需要优化人口现代化发展战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向而行,营造良好的社会现代化环境,完善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
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分中心、重庆大学党委宣传部、重庆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重庆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市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院(重庆大学)共同承办了此次研讨会。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秘书处处长、研究员李钰,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各分中心、研究院、研究基地来宾,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新闻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筑城规学院、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的师生代表共计4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