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重庆日报》思想周刊 作者: 姚树洁 时间:2021 年 09 月 14 日 星期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推动区域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区域间的循环畅通是把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为“两中心两地”的重要内容。在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国家重大部署,在建设时需要站在“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高度,打造一个区域间循环畅通的立体交通系统、社会服务高质量均等化发展系统、对外畅通高效的投资贸易大通道,促进国家第四大经济增长极形成,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贡献。
区域间循环畅通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深刻变化的国内外环境,党中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国内经济持续发展与区域均衡增长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东、中、西三大区域不均衡现象。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纵深发展,现代交通与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航空、水运、高速铁路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彻底打破了区域之间的地理和交通阻隔,极大促进了三大区域人均GDP的均衡发展,在不断缩小区域发展差异过程中,释放出巨大发展潜能。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重庆和成都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体量最大的城市经济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定位为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同等重要的四大国家级重大交通枢纽,在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布局中规划“6条主轴”,其中三条直接联通成渝与其他三大交通枢纽,同其他三条主轴形成一个双向闭环的巨大菱形架构。
区域发展战略和立体交通布局可以用“板链拉动”理论来刻画。通过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和互联网“链条”,将各个城市“板块”有效联通,降低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通成本,提高区域协作和相互溢出及牵引效率,缩小区域间发展差异,实现全国性均衡可持续经济增长,不断提高全国性和区域性创新能力。此外,通过“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等国际国内大通道,与欧洲、东盟、中东及全球其他地区实现全球性贸易和产业联通,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增强“双循环”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作用。成渝两市对外贸易逆势增长及川渝地区GDP稳定增长,得益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后发优势,以及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支撑作用。这两大对外贸易通道已经成为全国稳外贸外资和稳供应链产业链的有力支撑,也是双城经济圈能够成为全国性经济增长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推手。
加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促进区域间的循环畅通
川渝两省市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区域内部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核大、周边弱”的区域发展现状,需要继续增强两个核心城市的发展能级,培育和壮大主城都市区以外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城镇群,构建一个“主城都市区—区域中心城市—区域城镇带”层次分明、循环畅通、城乡融合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新格局。通过充分发挥重庆和成都两个国家级中心城市对广大川渝地区的辐射牵引作用,不断引领广大西部地区发展,与沿海三大经济增长极形成一个巨大的“菱形”结构,进而对全国广阔区域产生强烈辐射作用。这也是构建我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最重要的考量,是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要求,抓紧建设与成渝有关的重大高铁及其他交通轴线,包括成渝—京津冀、成渝—粤港澳和成渝—长三角三个与沿海三大经济增长极连接的主轴,加速四大城市集群之间的要素、信息、技术和资本流通,为国内大循环格局形成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双城经济圈内部,加速构建高效低污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一是打造成渝经济走廊的快速高铁和高速公路连接系统,“双核”之间实现1小时联通;二是构建主城都市区与周边一百公里以内的区县1小时的公交化通勤系统,一百公里以外区县1至3小时的多模式交通网络;三是加快主城都市区轨道交通建设,优化布局公共汽车线路,疏解地面交通拥堵。
其次,在社会服务方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努力推进同城化发展。一是联手打造成渝经济走廊、渝西川东区域协作发展示范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等双核以外的规模化区域城市中心,克服“弱周边”短板,使之成为与双核形成犄角态势的区域性优势互补示范城市集群,提高双城经济圈内部可持续发展能级。二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劳动力、人口、资本、技术在双城经济圈内部的同城化发展,破除一切体制机制障碍,扩大生产要素落地的选择空间和弹性,激发全域性生产要素发展潜能,营造一个高效率的生产要素立体流通新格局,大幅度降低要素流通成本,着力提高当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三是大力推进渝西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在区域内部,大胆尝试破除城乡户籍藩篱、区域人口落户、儿童就学和病人就医等体制性障碍,推进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使之成为促进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手段。大力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降低行政成本,更好地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要。
再次,在外循环建设方面,要加快形成更加合理的全方位布局,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推进内、外循环之间良性互动、相得益彰。一是充分利用和发挥中欧班列(成渝)合作优势,提高对外贸易规模效益,持续拓宽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及产业市场,提高“水、陆、空”多式联运效率,打破单一运输模式及途径的局限性。二是科学规划和努力建设三峡大坝第二航道,提升长江水域运输能级,加快双城经济圈世界级民用机场群建设,促进本地区与国内外主要城市快速联通。三是坚持对外开放,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增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经贸、技术、投资、人员往来,在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同时,引领西部地区加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努力提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韧劲和安全性。
(作者系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重庆大学国家级特聘教授、社会科学部副主任)
原文链接:https://www.cqrb.cn/html/cqrb/2021-09/14/008/content_rb_2898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