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科技报》 作者: 姚树洁 时间:2023年12月12日
当前我国正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环境保护、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新发展理念实际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需要得到更加有效地践行。新时代、新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要打造一个强劲有力、富有韧性的“第四极”,需要以成渝中部地区发展为新的突破口。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目前已进入以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和新工业革命驱动的以城市板块拉动的国家发展新阶段。以城市群建设为载体,实现大城市带动周边城镇、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进而实现区域和全国趋同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推动区域均衡发展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举措。从国家层面看,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助于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形成辐射带动全国各个经济板块趋同发展的巨大菱形结构,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奠定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富有经济韧性的空间布局。
成渝地区“双核”强大,然而区域副中心城市有待大力培育,“一极两核多点”的形成新突破口在点,点就是板块的“副中心”。以重庆市为例,人均GDP已超过全球高收入经济体的最低门槛线,渝西地区8个区的人均GDP已超过重庆市的平均水平,渝西地区作为成渝中部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条件也应该形成成渝板块的“副中心”,拉动成渝中部塌陷地区,成为促进成渝地区协调发展和加快打造经济增长“第四极”的关键变量。
渝西地区在经济发展、产业基础、地理区位上具有特殊优势,是川渝毗邻区域融合发展的桥头堡,是重庆高质量发展新的主战场。建议渝西地区要集中力量、产生集聚规模、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要集中区域,推动成都向东、重庆向西,打破区域隔阂;要找准方向,在特定领域引领全国、走向全球;要加强产学研用,提高研发的精准性和实用性;要硬软兼施,一方面推动大项目、大装置、大平台建设,另一方面优化“生态生产生活”环境;还要解放思想,不断放松户籍管理制度、提升公平化教育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将发展的新突破口实实在在地转变为新的发展成果。
原文链接:https://epaper.cqrb.cn/kjb/2023-12/12/03/content_kj_288388.htm
姚树洁个人简介
姚树洁,重庆大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2021年担任重庆市高等教育经济学本科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2021年获评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本科毕业于海南大学,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牛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曾任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和孔子学院创建院长、教授。世界银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经济顾问,到过欧非亚20多个国家工作及研究,1997-98年英国中国经济学会主席,2012年以后担任中国软科学高级顾问,
在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经济研究》(14篇)等国内外SSCI/CSSCI数十种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200篇。在国内外著名出版社出版中英文专著和编著19部。在《Financial Times》《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人民论坛》等国内外主流媒体发表文章100多篇,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广播频道(CGTN)特约评论员,多次与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王岐山、刘延东等原国家领导人座谈。担任《经济研究》等多个SSCI/CSSCI期刊编委。Digital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pringer Nature)首席主编。著作和论文在Google Scholars显示引用7906次,H-index 45篇(最近五年28篇),i10-index 92篇,最近三年高被引论文2篇。中文CNKI引用4106次,单篇最高引用810次。获评爱思唯尔(Elsevier)2020年、2021年、2022年全球应用经济学高被引学者,英国近代千名优秀经济金融管理领域科学家(261名),位列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James Mirrlees教授之后。2022年、2023年全球2%顶尖科学家终身成就和年度排行榜。
主持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次性结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后评估特优)和1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第九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论文奖,安子介国际贸易优秀文章奖,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和优秀文章奖,《重庆日报》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10佳优秀理论文章奖。十多篇资政报告得到国家级和正省部级领导人批示和采纳,关于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有关建议被纳入重庆市十四五规划。中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