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实施、反馈,再决策、再实施、再反馈……抓政策落实,政府、市场和企业要形成一个“闭环”!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在接受两江观察采访时坦言,如果这个“闭环”里各方互联互通、互促互进,形成良性循环,将是多赢局面;一旦有“脱节”、有“梗阻”,则会影响大局。
对此,他提出三方面的建议:政府环节,重在提高服务效能;市场环节,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企业环节,要提升“消化吸收”能力。
▲易小光(左),姚树洁(右)。(受访者供图)
政府提效是关键
政策不具可操作和易操作性,等于没制定,抓而不紧、抓而不实等于白抓。
从“闭环”的含义说,决策、实施和根据反馈来进行调整,这都是由政府来主导、主抓的。因此,重庆大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姚树洁教授认为,把政策的“可操作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政府提升服务效能的重中之重。
“相对市场和企业而言,政府掌握了更全面、更充分和更及时的信息,让政策更具可操作性,是政府理应承担的责任。”姚树洁认为,这个作用,其他环节无可替代,为此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着力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要让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更加高效适用。要加强对形势的综合研判,视野要更开阔,更具前瞻性;要学会观照全局,既突出重点、抓“重”抓“大”,也不能放“小”,要提升统筹协调能力;要勇于“破旧立新”,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要有系统思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主动作为、有紧迫感,不能久拖不决,让政策丧失时效性……
二是要大兴调研之风,紧盯企业难点痛点,提升抓政策落实的精准度。光从办公室里出来的政策,是很难具有可操作性的。要在学深悟透中央决策部署的基础上,立足重庆实际、坚持深入调研,要进行大量的科学论证、征求广泛的意见,充分酝酿、及时实施,听取反馈、果断调整;要急企业之急、民生之盼,充分考虑大中小微企业的不同情况,把握各类企业的不同诉求,让政策更有针对性、更为精准;要整合资源,充分调动市级部门、区县、街道、社区、企业等各方力量,扩大政策传送的覆盖面;要善用技术力量,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对政策传递渠道“扩容”“提质”,从而提升政策的通达度。
三是要让政策的效果评估成为“标配”。对政策的落实情况,要加强追踪和效果评估,让反馈机制形成常态。要完善政策制定、发布执行、督查考核、效果反馈、总结评估等工作“闭环”,对政策的落实紧盯不放、一抓到底,把效果评估当作绩效考核的“尺子”,确保政策出来一项、落实一项,完成一项、销号一项。
▲3月9日,市民在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龙帆 摄/视觉重庆
市场力量不可或缺
2021年一季度,重庆的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00万户,居直辖市第一位;到2025年,预计将达到400万户……“这样庞大的市场主体,光靠政府来抓政策落实,是不现实的。”易小光建议,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借助市场的力量,让更多专业机构发挥作用。
这股市场力量,主要包括研究机构、咨询机构、服务机构等。易小光介绍,这种吃“政策饭”的机构属于现代服务业的一个细分领域,在许多经济发达地区,跟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一样非常普遍,发展相当成熟,成为抓政策落实的重要力量。
对企业而言,这一现代服务业行业起码具有三方面的优势:一是专业性,专业的事就由专业的人来干,这些机构就是吃这碗饭的,天天做形势分析、政策解读,对政策摸得熟、吃得透;二是数量大,可以充分对接广大有需求的企业;三是服务效率高,这些机构可以为各个中小企业量身定制服务,可以“一对一”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助推政策红利最大化。
事实上,这些机构有着相当大的市场需求。忽米网高级副总裁王艺谚举例说,不少中小微企业在做政策解析、项目申报等工作时,不具备这方面的实力,也没有这方面的团队,经常抓不到“缰”,从而丧失了机会,因此对专业机构的服务非常欢迎,需求也非常迫切。
对政府而言,这一现代服务业行业相当于“智库”和“桥梁”,对政策的制定和改善起着很好的沟通衔接作用,从而缓解政策落实的精准度和时效性问题。
这些专业机构本身就是市场主体,源于市场、用于市场,长期、直接服务于各种类型的企业,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信息,对政府的决策可以提供更加广泛、更为精准、更加及时的参考。
▲荣昌高新区一企业员工正在产线上忙碌。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企业主动练好本领
“企业不能只顾‘埋头赶路’,而忘了‘抬头看天’。”姚树洁表示,对企业自身而言,如何找准“政策眼”、用足“含金量”,把各项政策梳理清楚、消化吸收、转化为效益,是企业要练的一大本领。
零碳未来(重庆)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琪坦言,目前,有些企业对政府出台的部分政策重视程度不够,等着政府送来就接住,没送来就算了,在对政策的收集、研究、申报等方面比较被动,对一些“踮起脚来才能够得到”的政策还有畏难和怕麻烦的思想。
姚树洁认为,当前重庆出台的诸多政策指向很清楚,既有侧重点,条款也很细致,“但企业能不能把政策‘蛋糕’吃到嘴里,也和自身的本领如何分不开。”
他建议,一方面,企业要主动作为,积极加强政策学习,紧跟政策导向,既要事先规划好、也要及时调整好企业的发展路径,在转型之路上勇于挑战、及时果断,在创新之路上紧跟大势、少走弯路;另一方面,企业要勤于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多方拓展获取信息渠道,善于“借用”专业机构的市场力量,练好吃透政策、用足政策的本领,推动自身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