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2024年5月27日
2024年5月27日,《重庆日报》思想周刊刊发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重庆大学特聘教授姚树洁,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郑宇撰写的理论文章《加快打造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西部标杆》,全文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重庆、四川两地要紧密合作,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科技创新是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根本支撑。要以“两中心两高地”建设为导向,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向高端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做好“主城区—渝西地区—渝东新城”产业、科技要素、人口空间合理布局,聚力打造主城都市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极核,全面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为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贡献重庆力量、智慧和方案。
姚树洁教授看来,以创新极为支撑,推进“两中心两高地”建设是“一号工程”的基本内涵。“两中心两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明确的战略定位。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转型升级、节能减排和人口老龄化等各种问题与挑战,把重庆打造成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西部标杆,形成国家重要创新极,既是重庆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时代需要和历史担当。创新极是指具有强大创新能力、强大产业和人才集聚能力的超大城市或城市群,对整个区域和国家都具有颠覆性影响和溢出作用的科技创新中心。创新极对城市或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城市创新能够提高本地产业竞争力,是本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二是城市外部创新吸收能力,人力资本积累和本地创新能力是吸收周边地区创新成果落地的必要条件;三是创新极辐射溢出能力,创新极城市内部创新,不仅可以推动本地区高质量发展,还可以通过溢出牵引作用,带动周边城市和农村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创新极发展,不仅可以增强重庆创新能力和吸收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技术溢出,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周边其他城市和广大农村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和培养更多高端人才,为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建设目标注入持续而强劲的动力。
姚树洁教授表示,要加快构建“产业—创新—产业”良性循环发展新格局。重庆地处长江上游,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极核,区位优势凸显,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拥有雄厚产业基础,有利于形成相关领域的全球产业链中心。重庆可以围绕“产业引领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范式,着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三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包括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对科技创新提出具体而迫切的要求,雄厚的研发体系也为产业高端化国际化提供重要支撑。三大五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是重庆地方经济的有生力量,需要大量研发投入,拓展城市更加广阔的创新空间,提升创新极整体能级。六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伴随产业链协同创新,强化产业和企业之间创新网络联系。十八个“新星”产业集群需要多元化、专业化、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体系向高端化普及化方向发展。依托“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提升城市产业能级和创新竞争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重庆打造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西部标杆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快形成“产业—创新—产业”良性循环,是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路径。
姚树洁教授认为,打造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西部标杆。一是优化升级空间布局。促进科技创新体系与高端产业融合发展,明确各类创新空间的功能和需求,如科研机构、创业孵化器、科技园区、共享办公空间等。鼓励引领支持创新要素、创新主体、高科技企业集聚,加快创新空间智能化,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创新活动提供便捷高效支撑。采用灵活用地规划,允许在不同阶段根据需求对创新空间进行调整扩展,确保持续适应创新发展需要。二是引进和留住高端人才。建立人才发展生态体系,提供可持续发展终身教育培养体系,保持职业素质持续提升;制定科学公正人才评价体系,注重潜力评估和个人价值;搭建前沿技术与创新支持平台,提升协同创新效率;营造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环境,增强城市归属感。三是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提升产业空间和创值能力,以西部科学城建设为依托,建立联合研究平台和共享实验室,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设立科技转移机构,推动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转化服务。完善奖励和激励机制,提高各主体参与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积极性。建立长效目标,形成长期战略合作协同发展机制。四是加强政府支持和引导。制定支持创新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创新方向、目标和优惠政策,为创新主体提供安全保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导创新集聚,激发个人及团队创新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吸引国际科研人才、企业和项目进入本地,促进创新资源国际化流动。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建立数字创新平台,提高政务服务效能,降低创新活动成本。支持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协同创新,聚焦产业发展难点痛点堵点,合力攻关,有效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支撑企业、产品、服务“走出去”赢得市场和利润。五是打造成渝科技创新走廊。川渝两地在空间布局、人才智库、产学研用协同及政府支持等方面要加强沟通协作,打造一条连接创新资源密集区域、科技企业集聚区、高校科研机构和孵化器等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走廊,扩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规模、范围及提高协调效益,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质量,实现更多基础性创新突破,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强劲引擎。
原文链接:
https://epaper.cqrb.cn/cqrb/2024-05/27/005/content_rb_332583.htm
姚树洁个人简介
姚树洁,重庆大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2021年担任重庆市高等教育经济学本科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2021年获评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本科毕业于海南大学,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牛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曾任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和孔子学院创建院长、教授。世界银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经济顾问,到过欧非亚20多个国家工作及研究,1997-98年英国中国经济学会主席,2012年以后担任中国软科学高级顾问。
在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经济研究》(14篇)等国内外SSCI/CSSCI数十种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200篇。在国内外著名出版社出版中英文专著和编著20部。在《Financial Times》《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人民论坛》等国内外主流媒体发表文章100多篇,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广播频道(CGTN)特约评论员,多次与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王岐山、刘延东等原国家领导人座谈。担任《经济研究》等多个SSCI/CSSCI期刊编委。Digital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pringer Nature)首席主编。著作和论文在Google Scholars显示引用8161次,H-index 46篇(最近五年28篇),i10-index 102篇,最近三年高被引论文2篇。中文CNKI引用4106次,单篇最高引用830次。获评爱思唯尔(Elsevier)2020年、2021年、2022、2023年连续四年全球应用经济学高被引学者,英国近代千名优秀经济金融管理领域科学家(261名),位列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James Mirrlees教授之后。2022年、2023年全球2%顶尖科学家终身成就和年度排行榜。
主持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次性结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后评估特优)和1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第九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论文奖,安子介国际贸易优秀文章奖,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和优秀文章奖,《重庆日报》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10佳优秀理论文章奖。十多篇资政报告得到国家级和正省部级领导人批示和采纳,关于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有关建议被纳入重庆市十四五规划。中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