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CGTN- Radio 时间:2024年12日12日
12月12日,在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之际,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重庆大学教授姚树洁接受了CGTN Radio的专访,深入解析了这项伟大工程过去十年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及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据姚树洁介绍,南水北调工程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南水北调”的构想。然而,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一宏伟计划才得以逐步规划和落实。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中、西三条线路,其中东线源自江苏,中线源自湖北丹江口,这两条线路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10年。而西线由于地理条件复杂,目前仍在规划阶段。
过去十年间,东线和中线两条输水线路累计从南方调水767亿立方米,惠及了北方超过40个大中型城市的1.85亿人口,其中包括北京、天津、郑州、济南等特大城市。这些地区80%以上的居民现已能够享用到来自长江的高质量水源,这不仅有效解决了北方地区长期存在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采访中,姚树洁还提到,南水北调工程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均衡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了南北地区的协调发展,并为工业、农业及服务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工程建设中最大的技术挑战之一是穿越黄河。东线和中线的水通过黄河底部的人工渠道安全输送,这一壮举展示了中国工程师们的卓越智慧,成为了中国工程建设的一个奇迹。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该工程对水源地及沿河两岸地区的工业、农业、服务业以及人民生活质量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
姚树洁表示,南水北调工程将继续作为中国水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它不仅是中国应对水资源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也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举措,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范。
姚树洁个人简介
姚树洁,重庆大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2021年担任重庆市高等教育经济学本科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2021年获评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本科毕业于海南大学,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牛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曾任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和孔子学院创建院长、教授。世界银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经济顾问,到过欧非亚20多个国家工作及研究,1997-98年英国中国经济学会主席,2012年以后担任中国软科学高级顾问。
在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经济研究》(14篇)等国内外SSCI/CSSCI数十种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200篇。在国内外著名出版社出版中英文专著和编著20部。在《Financial Times》《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人民论坛》等国内外主流媒体发表文章100多篇,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广播频道(CGTN)特约评论员,多次与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王岐山、刘延东等原国家领导人座谈。担任《经济研究》等多个SSCI/CSSCI期刊编委。Digital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pringer Nature)首席主编。著作和论文在Google Scholars显示引用8161次,H-index 46篇(最近五年28篇),i10-index 102篇,最近三年高被引论文2篇。中文CNKI引用4106次,单篇最高引用830次。获评爱思唯尔(Elsevier)2020年、2021年、2022、2023年连续四年全球应用经济学高被引学者,英国近代千名优秀经济金融管理领域科学家(261名),位列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James Mirrlees教授之后。2021-2024连续多年入选“全球2%顶尖科学家终身成就和年度排行榜”。
主持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次性结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后评估特优)和1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第九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论文奖,安子介国际贸易优秀文章奖,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和优秀文章奖,《重庆日报》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10佳优秀理论文章奖。十多篇资政报告得到国家级和正省部级领导人批示和采纳,关于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有关建议被纳入重庆市十四五规划。中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