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龙网 时间:2024年8月22日
“买谷子的风还是吹到了商场”,每逢节假日,在重庆方圆LIVE、龙湖时代天街等大型商圈里总能看到不少妆容精致、打扮成动漫角色的年轻人结伴而行,他们的目的很统一——打卡“谷子店”。
什么是“谷子”?粮食吗?“谷子”是由“Goods”(商品)音译而来,广义上指代所有漫画、动画、游戏、偶像、特摄等版权作品的周边商品。据艾瑞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二次元行业的规模增长了27.6%,达到了2219亿元,人均消费超过千元。这表明二次元市场,包括“谷子”在内的消费规模正在持续扩大。
据了解,开设一家谷子店至少需要15万元,其中进货成本占大头,门店的综合毛利率大约在30%左右,而回本周期一般在十个月左右。
单从利润来看,开谷子店确实未来可期,但前提是需要有足够的资本和稳定的供应链。笔者了解到,许多IP来源于国外,因此进口的谷子“不愁卖”,但由于国外供货采用保证金和预订模式,通常需要提前三个月到半年订货,因此需要不断地压货,资金回流后就得立即投入下一轮的订购。如果想要改变这种模式,则需要与供应商协商,但小店往往缺乏谈判资本。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谷子店”涌现,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同质化也更加严重,爆发式增长过后,或许倒闭潮也不远了。
在大浪淘沙的环境下,“谷子店”从业者何去何从?华龙网记者就此采访了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重庆大学经济学教授姚树洁。
与部分谷子店从业者的悲观情绪不同,姚树洁教授认为,谷子产业并非“昙花一现”,发展前景依旧良好。
《中国二次元内容行业白皮书》的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3年我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达到4.9亿人,其中核心二次元用户达1.2亿人,二次元产业潜力正逐渐显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半径的扩大,对于娱乐的追求也越来越多元化。谷子满足了当代年轻人的精神需求,顺应了当前的市场需求。在二次元受众如此庞大的情况下,谷子产业依然充满生命力。”姚树洁教授说。
姚树洁教授表示,无论是谷子还是其他商品,任何新的消费形态和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同质化竞争,这是正常的市场现象和发展规律。“随着潮流的变化,某一IP可能会不再流行,但谷子产业本身并不会消失。只要受众存在,行业就有持续发展的动力,从业者仍然可以保持信心。”
同时,姚树洁教授指出,对于谷子行业和整个市场而言,谷子店无序增长后的倒闭潮未必是坏事。
“谷子更新迭代迅速,要求经营者必须把握好消费者的偏好,及时作出调整,保证产品的多样化和品质化。”他表示,经过筛选后,虽然谷子店的数量减少了,但行业的总体质量更高了。同时,对于整个市场而言,良性发展的谷子产业更能激发实体经济的活力。
原文链接:https://news.cqnews.net/1/detail/1275875646493294592/web/content_1275875646493294592.html
姚树洁个人简介

姚树洁,重庆大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2021年担任重庆市高等教育经济学本科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2021年获评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本科毕业于海南大学,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牛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曾任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和孔子学院创建院长、教授。世界银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经济顾问,到过欧非亚20多个国家工作及研究,1997-98年英国中国经济学会主席,2012年以后担任中国软科学高级顾问。
在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经济研究》(14篇)等国内外SSCI/CSSCI数十种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200篇。在国内外著名出版社出版中英文专著和编著20部。在《Financial Times》《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人民论坛》等国内外主流媒体发表文章100多篇,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广播频道(CGTN)特约评论员,多次与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王岐山、刘延东等原国家领导人座谈。担任《经济研究》等多个SSCI/CSSCI期刊编委。Digital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pringer Nature)首席主编。著作和论文在Google Scholars显示引用8161次,H-index 46篇(最近五年28篇),i10-index 102篇,最近三年高被引论文2篇。中文CNKI引用4106次,单篇最高引用830次。获评爱思唯尔(Elsevier)2020年、2021年、2022、2023年连续四年全球应用经济学高被引学者,英国近代千名优秀经济金融管理领域科学家(261名),位列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James Mirrlees教授之后。2022年、2023年全球2%顶尖科学家终身成就和年度排行榜。
主持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次性结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后评估特优)和1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第九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论文奖,安子介国际贸易优秀文章奖,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和优秀文章奖,《重庆日报》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10佳优秀理论文章奖。十多篇资政报告得到国家级和正省部级领导人批示和采纳,关于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有关建议被纳入重庆市十四五规划。中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