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野
《重庆日报》姚树洁:抓紧做实科技创新这个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
作者: 日期:2021-05-20 18:21 点击:

    稿件来源:《重庆日报》思想周刊  作者: 姚树洁    时间:2021 年05月20日 星期四

 



  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强调,要全面落实推动科技创新的总体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也是创新成为主要驱动力的发展。我们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抓紧做实科技创新这件事关重庆“十四五”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大事情,推动科技创新,使之成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重庆需要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明确自身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的战略地位、优势及机遇,围绕科技创新,构建强韧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使之成为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重庆推进科技创新是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心城市能否起到区域经济增长引擎作用,主要取决于两个重要条件:一是自身经济体量足够大,二是科技创新能力足够强。重庆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担负着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引擎”的重要角色。“十四五”期间,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把自己打造成为国家级重要的经济增长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经济增长是发展目的,科技创新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抓手。把重庆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根据成渝地区具体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重庆市2020年的GDP超过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9%。如此体量的经济规模,要维持稳定持续的经济增长,仅靠现有技术和组织方式是远远不够的,仅靠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也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本地科技创新,加速产业集聚,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在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通过打造全域性的创新链条,提高传统产业的价值体系,增强重庆社会经济发展的韧劲和可持续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铁建设突飞猛进,其他交通基础设施和互联网技术不断完善升级,有效打破了内陆地区发展瓶颈,尤其是中欧班列、“一带一路”倡议、西部陆海新通道等相继出现,使原来较封闭的西部地区,成为我国新的开放高地。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重庆对外贸易逆势大幅度增长,为我国应对外部突然冲击,稳定全国供应链和产业链,作出了突出贡献。随着桥隧技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重庆不断打破昔日的发展瓶颈。换来的是山水之美,广袤可用之地,成为重庆经济的后发优势及特色。例如,2020年,重庆对外贸易增长12.5%,比全国高出10.6个百分点,GDP增长3.9%,比全国高出1.6个百分点。重庆所取得的发展成就,不仅是广大劳动人民努力的成果,也是科技创新推动的结果。

  重庆推动科技创新的战略思考

  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围绕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这一主题展开,做大做强本地经济。一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占地方经济比重较大,长期发展存在产量和产值的“天花板”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要通过科技创新,补齐技术短板,提高单位产品增加值,打造更长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特别是汽车产业,需要提前布局大数据智能化和新能源发展方向,需要依托重大技术突破和体制机制创新。二是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领域的竞争性强,有些业态的形成与发展,没有先例可循,对科技创新要求极高。许多领域需要弯道超车,需要敢于超越沿海发达地区,甚至追赶和超越全球技术前沿。

  目前,重庆的科技创新力量与沿海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要缩小这一差距,一要大量增加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投入,千方百计吸引人才,大力培育当地创新创业人才,吸引全国和全球科技力量强大的跨国公司入驻本地区。二要形成规模经济,加强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提高创新和技术转化效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优势互补。政府搭建平台,引导主要领域和产业的技术攻关,全力打造“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鼓励跨区域协同创新,包括在社会服务、人才政策、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生态保护等方面要敢于突破,勇于超越沿海区域。三要优化科技创新环境,集聚科技创新要素,依托西部(重庆)科学城和两江协同创新区等主要科技创新创业园区,构建一个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为主体的基础研究体系,以龙头企业和广大市场主体为核心的技术应用和产业升级体系,构建一个以市场为主导、以政府服务为牵引的社会科技创新机制,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力。四要集聚力量、重点发力,瞄准少数领域开展重大攻关,利用当地有利的工业技术和人才基础,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高端制造、新医药、特色农业、高端文化旅游、绿色金融、国际物流和水陆空多式联运等领域,开创新的发展空间,实现更多零的突破。

  (作者系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重庆大学国家级特聘教授)



原文链接:https://www.cqrb.cn/html/cqrb/2021-05/20/007/content_rb_283851.htm

 

extend1 extend2
extend3 exten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