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野
《重庆日报》汪锋: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作者: 日期:2021-05-25 18:21 点击:

    稿件来源:《重庆日报》思想周刊     作者:汪锋   时间:2021年05月25日 星期二


近日召开的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强调,要深刻认识把握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要求,找准方向路径,明确主攻领域,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根据成渝地区具体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抓紧做实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事关重庆“十四五”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大局。重庆地处西部,在科创实力、资源禀赋、交通区位等方面与北上广深等国内主要的经济增长极相比还存在一些短板。因此,重庆必须找准符合自身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的科技创新主战场,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做实做好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平台,通过精准发力实现我市科技创新关键环节的重点突破。

  建好西部(重庆)科学城,以基础研究提升科技研发影响力。高标准高水平建好西部(重庆)科学城是我市集聚优势创新资源,重点打造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标志性一流创新平台,也是我市从行动上落实党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点。两江协同创新区、各区县产业园区都可以围绕西部(重庆)科学城这一科技创新平台的溢出效应做好协同创新、产业升级这篇大文章,探索建好“一城多园”模式,积极谋划依托西部(重庆)科学城开展产业落地、城市配套、人才引进等互补性行动,共谋发展。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与国内领先的地区相比,我市过去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投入不足、队伍不强,缺乏标志性研究项目和原创研究成果。基础研究的特点是投入大周期长、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见效慢。但一旦实现数个基础研究领域的重点突破,就能形成关键科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迅速抢占优势产业制高点。我市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过程中应积极探索提升基础研究水平,整合市内高校、科研机构等基础研究力量,积极引进国内一流人才和研究团队,布局大实验、大科学装置,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研究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升重庆科技创新在全国的影响力。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典型代表的科技创新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国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大量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主要依靠劳动和资本要素的积累在短短几十年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道路。凭借先进的基础设施和广阔的国内市场,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要抢抓机遇,加强自主研究开发,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极大地压缩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地处西部的重庆在大数据智能化转型升级中获得与东部地区城市同台竞争的机会。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重庆可以依托已有汽车产业、电子制造产业、装备制造业,紧密追踪智能制造、数字经济、低碳经济产业前沿,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需求,重点抓好一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项目,全面启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做实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路径。

  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技术要素交易市场。发达的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典型特征。科技创新活动对资金的需求量大,研发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利用资本市场汇集资金、分担风险是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经验。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缺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资本市场和要素交易市场。目前国内专利、技术、专用设备等创新要素交易日趋活跃,重庆可以配合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积极筹备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技术要素交易市场。要争取国家支持,推动高科技企业股权交易改革试点和创业板股权交易市场落地西部,激活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和高科技行业,并发挥积极作用。要加强科技金融支撑,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科技信贷,推动科技界、产业界、创投界融合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活水”。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发挥地方政府在创新活动中的引导作用。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运用是可持续科技创新的关键。只有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市场接受、商业发展的产品,科技创新活动才完成了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并利用商业利润反哺科技创新,实现科技研发与产业发展的闭环循环和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础研究以政府财政支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主,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以依托市场机制为主。在制度层面做实科技创新长效机制,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关键在于准确划分政府与市场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行动边界。政府在资助基础研究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进入市场竞争性领域,避免挤出投入科技创新的社会资本,努力打造吸引全国科技创新团队来渝创业兴业的氛围。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行业壁垒和垄断是研发活动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过度的行业壁垒又会压制新创意、新技术的出现。因此,政府应当做好高科技行业产业竞争裁判员的工作,引导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动有序发展,从而增强创新集聚度、活跃度、开放度、贡献度、辐射度。要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强化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联结,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作者系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应用经济系主任、博导)

 


原文链接:https://www.cqrb.cn/html/cqrb/2021-05/25/015/content_rb_284143.htm

 

extend1 extend2
extend3 extend4